到2025年基本建成“数智惠民,优政慧治”的服务型政府

  为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期间惠城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目标、架构、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指导全区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惠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委托编制了《惠城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6月6日将该征求意见稿予以公示并征集公众意见。

  发展目标

  大力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

  根据征求意见稿,惠城区按照“1+3+3”的工作布局开展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即围绕建成“数智惠民,优政慧治”的现代数字政府为目标导向,以业务、数据、技术三轮驱动惠城区数字政府创新发展,推进“政务服务智慧化、城市治理智能化、政府运行数字化”三化联动建设,打造以“社情民意一图全览,惠城服务一链互通,城市治理一网共治”为重点的多个业务领域应用,助力实现全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

  以建设“更高质量的实力惠城”和“更有品质的幸福惠城”为导向,围绕“一提升二强化三推进四赋能”的目标,大力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到2025年,基本建成“数智惠民,优政慧治”的服务型政府,奋力把惠城区建设成为更有品质和更加幸福的一流中心城区。

  发展现状

  全区1029项依申请政务 服务事项网办率达100%

  2020年5月,惠城区商事登记在全市率先实现“秒批”。扎实开展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截至2021年6月,已收企业诉求128宗已办结119宗,办结率93%。惠城区在全省率先推行规划许可合理误差机制,探索实施零条件预审、免审、信用快审制度,规划审批时限压缩约1个半月。依托惠州市网上中介超市管理系统,持续为项目业主购买中介服务、中介服务机构承接中介服务项目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2021年共发布1085宗项目,成交金额达5280万元。

  2021年,全区1029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100%,“一窗”分类受理政务服务事项达到98%,658项高频民生服务实现“掌上办”,79项高频事项可“跨省通办”。全面深化“减证”便民工作,2021年共组织核查证明事项200余项,梳理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31项,优化区级证明事项13项、镇(街道)证明事项91项。开设“惠帮办”专窗,实现“好办事,办好事”,主动为群众提供高效、快捷、优质政务服务。梳理区级“智惠批”和“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拓展事项数量,2021年已完成全区政务服务3项“智惠批”应用和30项“一件事一次办”业务配置。

  2021年,惠城区共有62个大厅参与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大厅推广度达到100%。事项评价覆盖率86%,2021年44宗差评工单已全部整改完成,整改率达到100%,“好差评”政务服务质量平均评分为9.9分。鼓励引导群众使用“粤省事”“粤商通”等平台,积极推进网上办、指尖办。惠城区“粤省事”实名注册数超过54万人,“粤商通”APP市场主体注册用户超10万户。全区共84个单位11853人开通“粤政易”账号,激活率达100%。区协同办公平台与“粤政易”推动政府内部横向纵向对接联通,有效提高行政效率。

  “惠城防疫”小程序点击量突破1.3亿次

  据悉,惠城区运用“大数据+网格化”科学精准防控疫情,“惠城防疫”小程序点击量已突破1.3亿次,访问人数超232万人,日均活跃用户10万人次,日访问次数峰值超过350万。将惠城区防疫防控相关需求嵌入小程序中,满足宣传口径统一、覆盖面广、传播快速、直达群众等疫情防控需求。

  利用视频监控及卡口数据等科技手段推动非现场执法,2021年惠城区共查处超限超载车辆487辆次。2021年全区货运源头科技治超平台截图29家重点货运源头企业实时推送的车牌、车轴数、称重和视频数据,首次装载合格率达98.3%,对首次装载超重的车辆进行自动预警和拦截,有效遏制超载车辆驶入公路,拦截成功率达99.8%。

  惠城区还创新智慧城管模式,推出“视频监控+劝阻喊话”系统,重点对监控区域内的流动摆卖、跨门店经营、车辆乱停乱放、露天烧烤、暴露垃圾等常见的市容环境秩序问题进行实时抓拍、锁定证据,实现实时处置,有效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效能和问题快速发现处置率。

  另外,还建立新一代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突发灾害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有效传播,重点时段、重要区域、脆弱人群精准靶向预警。积极推进惠城区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建设,现已接入气象信息、水利信息、森林信息、洪涝信息、路况信息等各类应急管理系统实时数据,有效提升应急管理和辅助决策保障能力。

  实现百兆光纤100%进村

  2021年,惠城区62个成员单位已全部接入省政务大数据中心惠州市分节点,共归集全区26个政务信息化系统,92类数据资源目录,其中83类数据资源目录可开放共享,71类数据资源目录已实现挂接,及时更新的资源目录数50个,数据资源及时更新率达100%,为推进全区数字资源共享及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逐步开展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工作,2021年共完成全区215个村(社区)政务网络升级改造,实现百兆光纤100%进村(社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IPV6全覆盖。

  2021年,惠城区通过云防护、防火墙及IPS(防入侵检测设备)共拦截外部攻击13290次,拦截了350个IP,通过安全感知设备发现失陷终端74个,修复终端64个。对区政府门户网站、区直网站群、区OA系统进行漏洞扫描20余次,累计发现17个中高危安全漏洞,半年累计修复中高危漏洞17个。对全区政务电脑安装EDR杀毒软件。2021年,全区共安装终端超3000台。安装统一的杀毒软件,发现漏洞446个,查杀病毒17498个,实现精准控制,有效保障政务信息系统运行安全。

  主要任务

  1 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打造实力惠城

  加强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模式,结合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食品药品监管、知识产权保护应用,加强市场监管信息跨部门共享共用,提升市场监管综合能力。

  2 提升惠民服务水平,打造幸福惠城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教育、医疗、民政、人社、文旅等数字化公共服务,探索创新各类便民服务应用,实现由“用户找政策和服务”向“政策和服务找用户”转变,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3 加强城市治理能力,打造平安惠城

  围绕公安、城管、应急、住建、交通、生态环境、水利、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的治理场景需求,创新治理模式和治理手段,推进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城市治理“可感、可视、可控、可治”。

  4 提高政府运行效能,打造高效惠城

  加强协同办公平台、“综治视联一张网”能力建设,深度推广“粤政易”“粤视会”等应用,提高“指尖”办文、办会、办事水平。加快梳理内部办事“零跑动”事项清单及基层报数“一张表”,扎实推进基层减负增效。

  5 夯实技术基础底座,打造数字惠城

  加快政务外网升级改造,推动政务专网融合,构建“高速、泛在、融合”的新型政务网络架构。汇聚全区政务资源,完善全区统一政务数据资源池,推动部门数据共享开放、互联互通,盘活公共数据资源,提升服务数据能力。

  6 优化管理运营机制,打造创新惠城

  围绕数字政府建设,在基础平台和能力统筹建设的基础上,鼓励试点先行,创新应用的建设模式。构建以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场景为牵引,多方参与的运营体系,打造合作共赢局面。

采写:南都记者 杨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