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家长选择托幼园所最看重离家近,建公办园降托育费呼声高

  扫码阅读完整报告

  截至5月6日,除吉林之外,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2021年人口数据。其中,广东省出生人口118.31万,连续三年保持在各省(市、自治区)中的第一位。具体到广州,统计数据显示,2016-2020年,广州的户籍人口出生率保持在14‰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高于全国均值。

出生人口数量大的同时,也伴随着家长对婴幼儿照护、托育等需求的高涨。目前,广州市民希望托幼园所提供哪些服务?现有园所能否满足公众需求?南都民调中心围绕“公众育幼服务需求”话题,于4月25日至5月6日面向目前育有0-6岁孩子的广州家长发起问卷调查,并于近日发布《广州公众育幼服务需求调查报告(2022)》。

调查结果显示,超八成受访家长的孩子曾经或正在托幼园所接受照护;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是受访家长对托幼园所的首要服务需求;在选择托幼园所时,受访家长最看重离家远近;此外,受访家长对建设公办托幼园所的呼声颇高,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增加对托幼园所扶持及补贴,降低托育费用。

托育原因:

家中无人照护是婴幼儿托育主因

  

  “三孩”政策出台后,家长对婴幼儿照护、托育的需求再次凸显。本次调查中,34.82%的受访家长表示有过把孩子送到托育机构照护的经历,31.25%的家长表示孩子正在托育机构照护,25.30%的家长表示还在考虑,只有8.63%的家长表示没有托育打算。

  问及将0-3岁婴幼儿交由托育机构照护的原因,50.49%的受访家长表示家中无人照护,只能送往托育机构,占比最高;48.21%的家长希望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44.63%的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社交能力;42.35%的家长表示交给保姆照护不放心;也有41.69%的家长表示请保姆照护更贵;40.39%的家长希望为孩子上幼儿园做准备;22.15%的家长认为托育机构可以提供更专业的照护。

  幼儿园方面,调查结果显示,46.73%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正在幼儿园就读;21.73%受访家长的孩子曾经入读幼儿园;20.83%的家长表示还在考虑;10.12%的家长表示孩子还未到入园年龄;只有0.60%的家长表示孩子没有入园打算。

  问及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的原因,62.67%的受访家长认为幼儿园可以提供更专业的照顾和学前教育;55.67%的家长认为到年纪就该入园;52.67%的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社交能力;48%的家长希望培养孩子自理能力;46.33%的家长表示家中无人帮忙照顾;34%的家长表示希望为孩子上小学做准备。

  综合全体受访家长的数据,共有84.52%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曾经或正在托幼园所接受照护。数据交互分析结果还显示,育有三孩或以上的受访家长中,孩子有过托育经历及有过幼儿园就读经历的占比均显著高于其他受访家长。

  

优先选择:

离家远近是首要考虑因素

  

  在选择托育机构时,受访家长会优先考虑哪些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离家远近是首要因素,占65.47%;其次是收费标准,占50.49%;之后是可托育时间,占48.21%;也有46.58%会考虑机构性质;45.60%考虑伙食质量;35.18%会关注保育员等从业人员资质;34.85%会关注场地及设施安全性;24.76%表示会留意可否通过视频或照片及时获悉孩子情况;18.24%会关注托育机构口碑;12.05%会关注托育机构的教育理念。

  而在选择幼儿园时,离家远近依然是受访家长考虑的首要因素,占55.67%;其次是机构性质,占48.33%;44.67%会关注幼师等从业人员资质;43.33%会关注场地及设施安全性;43%会关注伙食质量;41%会关注收费标准;32.67%会留意服务时间;23.33%会考虑孩子是否喜欢该幼儿园;16.67%会考虑可否通过视频或照片及时获悉孩子情况;14%会关注幼儿园的教育理念,13.67%会留意幼儿园口碑。

  综合全体受访家长的数据,共有76.49%的家长认为离家远近是选择托幼园所的优先考虑因素。那么,家长们可以接受托幼园所离家多远?关于托育机构,调查结果显示,23.78%的家长认为托育机构离自家应在500米内,46.91%的家长可以接受离家1公里内的托育机构;19.22%的家长可以接受离家2公里内的托育机构;10.10%的家长表示离家3公里内均可接受。

  关于幼儿园,19.33%的受访家长认为幼儿园离自家应在500米内,51.33%的家长可以接受离家1公里内的幼儿园;17.67%的家长可以接受离家2公里内的幼儿园;11.67%的家长表示离家3公里内均可接受。

  

托幼时段需求:

七成半受访家长需全日托管服务

  

  本次调查中,问及受访家长对托育服务的具体需求时段,75.90%的家长表示需要全日托管,35.18%的家长需要下午托,30.62%的家长需要上午托,30.29%的家长需要临时暂托,28.66%的家长需要假日托管。数据交互分析发现,因家中无人照护或希望为小孩上幼儿园做准备的受访家长更倾向于选择全日托。

  进一步向调查中表示需要全日托或下午托服务的受访家长了解托育机构下午几点结束服务比较合适,34.15%选择下午5-6点,占比最高;其次是晚上6-7点,占27.18%;23.69%认为下午4-5点结束服务可以接受;希望晚上7点以后结束服务的占8.71%;6.27%表示下午3-4点结束服务即可。

  幼儿园方面,38.67%的受访家长认为下午5-6点放学比较合适;27.33%的家长希望下午4-5点放学;17.33%的家长希望晚上6-7点放学;13.33%的家长认为下午3-4点放学即可;仅3.33%的家长希望晚上7点以后再放学。

  

托幼费用预算:

超六成受访家长每月预算在1000-3000元

  本次调查还尝试了解受访家长对托幼园所收费的可接受范围。关于托育机构每月收费多少比较合适,33.55%的受访家长选择1001-2000元,占比最高;27.69%选择2001-3000元;17.59%选择3001-4000元;也有12.70%希望每月的托育费用在1000元以内;只有8.47%表示可以接受每月4000元以上的托育费用。

  关于幼儿园每月收费多少比较合适,37%的受访家长选择1001-2000元,占比最高;27%选择2001-3000元;11%选择3001-4000元;也有18%希望每月的费用在1000元以内;只有7%表示可以接受每月4000元以上的收费。

  调查结果还显示,无论托育机构还是幼儿园,随着家庭月收入以及学历水平的提升,受访家长可接受的收费均呈现上升趋势。不过,随着生育数量上升,受访家长可接受的收费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机构性质选择:

受访家长更青睐公办托幼园所

  

  目前,广州绝大部分幼儿园不开设接收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班(小小班),3岁以下孩子的托育服务供给以社会力量开办的托育中心为主。不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家长对建设公办托育机构或集体自建托育机构的呼声颇高。有托育需求的受访家长中,64.82%希望获得政府部门公办托育机构提供的服务;48.53%希望由用人单位建设托育机构;45.93%希望社区/集体建设托育机构;39.09%选择私立/民办托育机构;38.44%希望幼儿园向下延伸托育服务。

  在选择幼儿园方面,公办园是受访家长的首选,占比67%;选择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占58.33%;41.33%愿意选择用人单位/集体自建幼儿园;38.67%愿意选择普通民办幼儿园。

  

托育首要需求: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

  

  本次调查中,问及受访家长希望托育机构提供哪些具体服务,72.64%首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64.17%希望培养孩子社交能力;61.89%希望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55.05%希望照护孩子日常生活;53.09%希望培养孩子认知能力;43%希望组织孩子体育锻炼;21.82%希望组织亲子活动;16.61%希望向家长提供育儿指导。

  数据交互分析发现,男性受访者和女性受访者对托育机构的期待略有差异。受访男性家长更希望托育机构能培养孩子社交能力(61.70%),受访女性家长则更希望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78.87%)。

  同时,问及受访家长希望幼儿园提供哪些具体服务,69.67%认为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很重要,占比最高,与受访家长对托育机构的期望相一致;其次有63%认为应当培养孩子的性格和品德;55.67%希望园方组织体育锻炼;50%需要幼儿园提供日常生活的照顾;48.67%认为可以提供适当的思维能力训练;47.67%希望提供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教育课程;38.33%希望提供适当的学前教育;20.33%表示希望能组织亲子活动;19.33%希望幼儿园能向家长提供家园互动指导。

  

公众期待:

多建公办园所,增补贴降托育费

  

  问及受访家长对完善托育行业管理有哪些建议,64.29%希望建设公立托育机构,占比最高;61.01%希望增加对托育机构扶持及补贴,降低托育费;58.63%建议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参与托育机构建设;55.65%希望政府将托育机构建设布局纳入城市规划;47.92%希望大力培养早教和学前教育人才;41.07%希望进一步规范托育机构建设和服务标准;38.10%希望进一步规范行业人员从业要求;24.40%建议加强对托育机构巡查并公示结果。

  问及受访家长对完善幼儿园管理有什么建议,66.67%的受访者希望增加对普惠性民办园扶持及补贴;54.46%建议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51.49%希望能规范民办幼儿园的管理;50.00%建议政府将幼儿园建设布局纳入城市规划;42.26%希望能大力培养早教和学前教育人才;39.29%希望能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建设和服务标准,36.31%建议进一步规范行业人员的从业要求,27.88%认为应当加强对幼儿园的巡查并公示结果,此外还有25.60%的受访家长建议加强学前教育监管以避免幼儿园“小学化”。

  课题组留意到,有关部门近年已先后发布多份文件,针对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其中不少内容与受访家长的意见相契合。

  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提出,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标准和规范在新建居住区规划、建设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并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无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要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建设;支持用人单位以单独或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的方式,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有条件的可向附近居民开放。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同样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鼓励国有企业等主体积极参与各级政府推动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并提出要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持续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适当延长在园时长或提供托管服务。

  在广州,各有关部门也已积极开展工作,力争满足家长需求。2020年,“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发展”就被确定为当年的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同年2月27日,《广州市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出台;11月,全市11个托育机构优质服务示范点名单对外公布。

  目前,广州市已对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实施“登记备案”制度。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广州市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托育机构2300多家,实际运营中的有900多家。

  2022年初,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等机构面向0至3岁孩子家长推出了“广州托育地图”,展示全市已通过卫生保健评价的托育机构。从该份地图的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5月9日,广州已有270家托育机构通过卫生保健评价。

  幼儿园方面,为满足家长对幼儿园学位的需求,2019年6月,广州出台《广州市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进幼儿园规划建设、健全幼儿园管理体制、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幼儿园资源等多项措施。

  调查总结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受访家长中只有8.63%明确表示没有把孩子送往托育机构的打算,表示没有入园打算的更只有0.60%,可以看出,家长们对托幼园所的需求颇高,且随着生育数量的上升,家长对托幼园所的需求也在上升。考虑到“三孩”政策已经落地,可以预见家长对婴幼儿照护、托育的需求将进一步凸显。

  调查结果还显示,受访家长对托幼园所的需求和考虑因素都比较接近:首要需求都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一个离家近、收费合理、伙食及设施安全有保证、从业人员资质齐全的机构更受青睐。

  针对受访家长的建议和诉求,课题组留意到,近几年各级部门都已经开展相关工作,不断完善幼儿园配套建设,满足家长的托育需求。

  公开信息显示,广州已经完成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到80%以上,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50%以上),越来越多的3至6岁儿童在家附近就能享受到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

  但我们也需要注意到,目前广州3岁以下孩子的托育服务仍难以满足家庭的普遍需求:大部分幼儿园未提供托儿班,已通过卫生保健评价的托育机构仅占全市实际运营机构约三分之一。

  有关部门还需进一步发挥引导作用,大力发展3岁以下幼儿的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通过规划建设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为本单位职工的子女提供托育服务、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儿班等方式,推动建立普惠性托育体系,探索多元化托育服务模式,减轻家庭的养育负担。

  

  样本概述

  南都民调中心于2022年4月25日至5月6日面向广州常住居民展开本项调查,采集问卷1008份。其中一孩家长占66.96%,二孩家长占27.98%,三孩或以上的家长占5.06%。从性别来看,男性受访者占30.36%,女性占69.64%。从学历水平来看,硕士或以上的受访者占12.50%,本科或大专占73.51%,高中或以下的占13.99%。从收入情况来看,家庭月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受访者占11.90%,2万-3万元的占16.37%,1万-2万元的占36.01%,1万元以下的占35.71%。从年龄段来看,90后受访者占47.92%,80后占40.77%,其他年龄段占11.31%。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公共服务监测榜第85期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李伟锋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李伟锋 沈红媛 涂长芳 实习生 哈马尔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