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有哪些“新面孔”政协委员履职热情满满

  领取证件的省人大代表。

  在广州珠江宾馆报到处,政协委员前来报到。

  省两会报到处,代表们亮码、做核酸,领取证件和相关资料。

  省人大代表陆续抵达住地报到。

  政协委员领取相关资料。

  随着代表委员昨日陆续报到,广东进入两会时间。

1月18日,省人大代表从各地赶赴广州报到,在这之前,1月16日,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部分代表资格审查的报告,意味着能够参加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大名单”水落石出。根据公告,目前确认的省十三届人大实有代表778名,与去年四次会议前代表资格审查时相比减少6名。来看看今年有哪些代表“新面孔”,又有哪些人不再任职?

18日上午,参加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委员们带着新鲜出炉的提案和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陆续抵达驻地报到,为19日开幕的大会做最后准备。

  代表新面孔

21名地市党政主官补选为代表

  

  在此前由大会筹备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在这次会议中,广州、深圳和各地级市分别组成代表团,解放军代表单独组成代表团。

  而各地人大常委会和省军区是此次各地和解放军代表的选举产生单位,根据代表变动情况补选产生新的代表,并经过省人大常委会资格审查后,才能组成代表团。

  根据最新出炉的省人大常委会有关公告,这次各地和驻粤部队共补选产生有效代表48名。

  由于各地市不久前完成党政领导班子换届,因此补选代表中超过四成为去年省人大会议后履任的地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共计21名。包括珠海市市长黄志豪,汕头市市长曾风保,佛山市委书记郑轲、市长白涛,河源市市长何国森,梅州市市长王晖,惠州市市长温金荣,东莞市市长吕成蹊,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市长肖展欣,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市长吴晓晖,阳江市市长余金富,湛江市委书记刘红兵,茂名市市长庄悦群,肇庆市市长许晓雄,清远市市长温文星,潮州市市长何广延,揭阳市市长支光南,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市长李庆新。

  新补选代表第二多的群体是各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共有16名。包括汕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项天保,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钛,东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招群,韶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凌振伟,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春球,梅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其豹,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则丰,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军,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阳贵有,阳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所毅,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云,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玉华,肇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庆良,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焕雄,潮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小群,揭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熹。

  另有4名代表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任职,包括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黄楚平,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王月琴、鲁君虎,以及刚当选的省人大华侨民宗委副主任委员叶志容。

  还有一些补选代表来自省直单位,比如省文旅厅厅长汪一洋等。

  

48人终止代表资格

  

  今年共有48名代表终止资格,将不会再现身此次省人大会议。其中绝大多数因工作岗位变动或到达任职年限,共计40人。值得注意的是,有4人因涉嫌违纪违法终止资格,包括陆锡镜、陈江、黄木兴、林壮森,其中林壮森为去年补选产生。

  另有4名代表因工作调离广东终止资格。其中,马兴瑞已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义珍已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省政协党组书记;曾在陆丰荣辉宝石厂有限公司任职的王代成;由解放军驻粤部队选出的方勇。

  委员关注啥

“数字政协”让委员履职便利

  

  上午9点刚过,省政协委员、省作协副主席林俊敏便赶到驻地,成为文艺界别首位签到的委员,“广东在文化新业态上拥有扎实基础与广阔市场,但仍存在一些短板。”林俊敏今年重点关注文化新业态发展并提出提案,建议由政府牵头整合省内科技、金融与传媒等力量,形成统一引擎,加速本土文化新业态发展,“可以选定一批重点作品、作家进行重点扶植,进而产生示范带动效应。”

  省政协委员、汕尾市政协主席李耿坚也早早前来报到。他说,过去一年,省政协积极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数字政协”各项功能不断完善,让他真切感受到履职便利。今年他的关注重点是进一步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振兴发展,并呼吁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在东方宾馆驻地,来自高校的省政协委员欧阳护华有备而来——4份提案凝聚了过去一年履职的成果,他呼吁,在大湾区探索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举荐制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激励体系。

委员关注医疗、就业等民生热点

  

  在珠江宾馆驻地,来自律师行业的省政协委员谭日兴刚办完报到手续,在接受记者电话连线采访时,他说,“法律业界和民生领域有很多热点话题,例如完善对两轮电动车的管理、电动车电池充电起火引发事故等等。今年,我提了一个专门的提案,要加强对电动车的生产、销售、电池充电、限行、停放等方面的管理,让它们在便利出行的同时更安全。”

  省政协委员苏忠阳同样把关注点瞄向了电动自行车乱象,他建议,政府管理部门应进一步优化车道设置,让电动自行车有路可走,同时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违规改装的整治力度。

  省政协委员朱新进来自医疗卫生一线,他表示,从日常工作中,他发现社会弱势群体在医疗康复、就业等方面还需要更多帮助。今年他将提交提案,建言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障。

  “今年两会是本届任期的最后一次,意义重大。”省政协委员周美凤继续关注学生群体话题。针对在校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她认为要重新审视游戏行业在当下的市场价值。“学生沉迷游戏跟个人有关,但游戏行业发展也存在一定问题,今后应加强对游戏行业的监管,引导游戏企业树立正确的行业价值观,促使其有序发展。”

  看点指南

  两会历来是全省谋大事、定大事的重要平台,也是外界观察广东发展动向的一扇窗口。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省两会有些不一样,一方面今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我省也将举行第十三次党代会,因此通过两会谋划好全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市县乡领导班子已经完成换届,不少新代表委员补选进来,新鲜血液的输入也将带来新想法新气象。这些特殊背景都让今年的省两会别具看点。

  1

  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办会?

  今年是广东连续第二年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召开省两会,受疫情影响,这两年的两会会期与往年相比有所压缩,议程更显紧凑。比如今年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会期与去年一样,依旧为两天半。

  在应对疫情这一变数方面,广东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比如人大、政协会议都专门增设疫情防控组,会场和人员均实行全员全程封闭管理,严格健康排查,这些做法已在去年被验证是行之有效的。

  疫情影响之下,开会履职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根据此前的新闻通气,今年省政协会议就把部分分组讨论的时间安排在晚上,在时间压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证任务不减、质量不降。对于部分不能抵达现场参会的港澳委员,也继续邀请他们“云端”参会履职。

  当然,这次省两会面对的疫情防控形势与去年有所不同,特别是当前我国正面临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叠加输入疫情,近期广东深圳、珠海、中山等多地也报告了确诊病例,这在客观上给两会疫情防控带来挑战。如何在做好防控的基础上,确保深圳、珠海、中山三市代表委员积极参会、充分履职,相信大会已经作出周密的部署安排。

  2

  经济体量第一大省广东今年走势如何?

  GDP增速和预期增长目标一直是两会关注焦点,尤其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变化和不断增大的下行压力之下,今年经济体量第一大省广东的走势尤其受到各界关注。

  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向上向好的态势比较明确。去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广东GDP达到8.8万亿元,同比增长9.7%,比2020年同期增加9600多亿元。不少经济指标也比较亮眼,比如2021年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0.0%、7.3%、11.4%和17.4%,外贸、外资、消费等商务三大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这些都表明今年广东两会将交出一份不错的经济成绩单。

  2020年广东GDP已突破11万亿元,能否更上一层楼,站上12万亿元,以及今年GDP增长目标会是多少,是明确的数值还是一个区间,将成为省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看点。

  可以料见的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将是今年广东经济的总基调,也是未来一段时间推动经济发展的主线。在之前举行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已经明确提出以“稳”作为前提和基础,以“进”作为目标和方向,在稳住基本盘的基础上争取经济发展取得更好成绩,以旬保月、以月保季,显示出经济大省积极进取的担当和作为。

  3

  省人大议事规则如何修订?

  要说今年省人大会议与往年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新增了一项议程:审议《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订草案)》,把它提到省人大会议来审议,足见这部法规规格之高、程序之严谨、重要性之突出。

  为什么这部法这么重要?一言以蔽之,它关系到省人大会议怎么开这一重大问题。

  在这之前,全国人大会议议事规则已在去年完成修订,主要的变动是新增了提前或推迟召开大会的流程,这也是顺应疫情防控的务实之举。

  根据之前公开的征求意见稿,这次省人大议事规则修订也计划新增类似规定,提出若有特殊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可以决定适当提前或者推迟召开会议。提前或者推迟召开会议的日期未能在当次会议上决定的,省人大常委会可以另行决定或者授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并予以公布。

  实际上,这样的操作已经在本次大会中得到了运用。去年12月召开的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在通过关于召开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决定中,特别提出一条:“如遇特殊情况,大会召开时间需调整,省人大常委会授权主任会议决定后向社会公布。”这一条款在之后得到应用,1月12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将会议召开的时间由原来的1月18日调整为1月20日。

  4

  哪些民生话题会大热?

  每年两会,与民生关切高度相关的话题都能在会场内外引发热烈讨论,今年哪些话题会成为代表委员口中的高频词?

  从前期与代表委员的交流和各地市两会释放的信息来看,放开生育、“双减”落地等话题备受关注。

  生育话题这些年一直是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三孩政策”背景下,如何提高生育意愿、保障女性的各项权益,产假、托育、幼儿园学位、劳动权益保障等配套政策怎样跟进,势必会引起大家更深层次的探讨。

  备受学生和家长关注的“双减”政策也将会热到会场上,教育评价体系如何改革,怎样缓解家长的“剧场效应”,预计代表委员会与列席会议的有关部门负责人来一次“深度对话”。

  对于这些热点焦点事项,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有怎样的部署?十大民生实事会有哪些大礼包?代表委员将带来哪些“金点子”,都非常值得期待。

  5

  两会通道亮相哪些新面孔?

  代表委员主动走到话筒前,回应社会关切,展现履职风采,这两年已是例牌的代表委员通道已经成为两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根据会前的吹风,今年省人大会议将在第二次全体会议进行前,组织一场“代表通道”,登台代表将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高质量发展等主题接受集中采访。政协会议也将安排两场“委员通道”。

  值得关注的是,会有哪些新的面孔亮相这次两会通道,他们会以怎样个性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比如2020年,走上委员通道的时任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胡世杰呼吁注意防范颈椎病、鼠标手、下背痛等新型职业病时,便现场教学,让大家学做颈椎健康操,引得大家点赞。

  6

  人事选举事项有哪些?

  按照目前公布的会议议程,今年省人大、省政协会议均有人事选举事项,其中省政协会议将选举省政协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1月16日,省委在广州召开民主协商会,就拟向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和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推荐的有关候选人人选,向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同志和无党派代表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酝酿协商。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余嘉敏 龚春辉 朱红鲜 唐子湉 黄楚旋 葛政涵 陈欣欣 吴晓娴 李凤祥 钟哲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王辉 肖雄 冠军 万稳龙 石磊 姚志豪 徐昊 李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