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佩文荐书
《漫识手记》
林岗著,花城出版社2021年3月版,68.80元
本书是著名文学批评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林岗教授的一本随笔集,这是他20年来陆续创作却从未发表的随笔断章。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言,“这些文字,有的是读书的感悟,有的是思考的心得,有的是好奇的追问,有的是伤惨的长嚎,有的是不易的定见,有的是歧路的彷徨。主题漫杂,不相统一,写法侧重思理,所以取名《漫识手记》。”这是作者对自我和世界的重新追问,关于伦理、信仰、社会、历史、人生的思想火花的282个关键词。文学评论家林岗此书的内容与内涵远远超出了文学之外,其思考问题之深,关注领域之广,令人叹服。
《从灵光殿到武梁祠》
缪哲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10月版,188.00元。
战国至汉代的数百年是中国绘画传统的“轴心时代”。本书呈现的是绘画传统在两汉之交确立的经过与制度机制。通过辨认、撷取山东平民墓葬画像中的“皇家因素”,作者对汉代新兴的帝国艺术的基本轮廓,做了可信的复原,并探讨了其背后的政治、礼仪及意识形态动力。有理由相信,这部关于汉代画像艺术研究的作品,不仅是作者个人迄今学术生涯的代表作,更是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史领域的研究者取得的前沿性突破。
《饮食西游记》
周松芳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3月版,48.00元。
在近百年的中外交流史中,“中华美食”随着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步伐从东方传播到世界各地。本书追本溯源,梳理近代以来中华美食在西方世界传播发展的独特历程,从“李鸿章杂碎”的风靡美国到巴黎“万花楼”的逸闻趣事;从伦敦“水手馆”的独特风味到越南“食在西贡”的历史变迁;引领读者重温那段以粤菜为首的中华美食传播域外的“饮食西游记”。可以说,民国时期的整个海外都是粤菜的天下。
《人生忽然》
韩少功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年9月版,59.00元。
本书为作家韩少功全新散文集,回应了时代之问,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存在,是新时代文学的标杆之作。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收录对自然、大地、社会、生命、故乡等的叙事;第二辑收录关于知识与经济、科技与价值、历史与文化、中国与世界、乡村与城市等转型时期的深刻哲思;第三辑收录作者几十年的人生历程、处世智慧以及灵魂深处的点点滴滴。作品以一个文学家的睿智通达,对这个时代进行精准观察,告诉大家如何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如何打开理想生活的心灵之门,找回自我定位和价值。
《重走》
杨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5月版,98.00元。
一名青年作家徒步重走联大西迁路,从自己的处境出发,回到历史现场,在一场非典型的公路旅行里,还原80年前300多名西南联大师生“在路上”的故事。作者几乎把所有能发掘的材料都做了一次系统的整理,并以自己的专业性和敏感度去芜存菁,再现了西南联大师生的内心世界与旅途生活。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以冷静而客观的笔触书写了21世纪中国西南地区基层生活,包括形形色色的人和丰富多样的山川植物、地理空间。重走因而变得更加立体。
刘铮荐书
《艺苑卮言校注》
王世贞著,罗仲鼎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6月版,128.00元。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是明代文坛领袖。《艺苑卮言》则为元美最重要的诗文理论专著。元美眼高于顶,在此书中,于名作多所讥评,然才富学赡,识见自有可取处。该书的校注者学养颇深,所做校注很有用处,不仅明确的引用能标明出处,许多暗指、影射的地方也都注出,可见校注者的本领。注释里甚至不乏纠正元美误解、指出元美记忆出错者。总之,这个校注本对读者帮助很大。可惜校对不精。但总的说来,这套书还是非常值得读的。
《乘雁集》
周运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11月版,75.00元。
作者周运是位爱书人、淘书能手,他以国家图书馆所藏近现代学人藏书和自己淘书所得的西文藏书为依托,钩稽出许多买书、藏书、读书的故事。他尤其注重从图书的流传之迹及读者批注出发,窥看学术好尚的变迁和学者兴趣所在。《乘雁集》中涉及的中国现代学者包括严复、傅斯年、潘光旦、浦薛凤、毛子水、萧公权、姚从吾等。其中篇幅最大的文章《知堂藏书聚散考》,广泛爬梳罕见罕闻的材料,对周作人的藏书做了通盘考索,成绩卓著。其治学的方法,也很值得借鉴推崇。
《维吉尔史诗中的历史与政治》
高峰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10月版,75.00元。
这本书的写法不趋新潮,而是用坚实的、有点老派的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把《埃涅阿斯纪》所蕴含的政治和历史问题,包括维吉尔与奥古斯都的关系、狄多女王形象的政治影射等问题,解说得清晰到位。其中,最能体现作者态度的,是对所谓“哈佛派”的过度解读一一加以反驳回击,既见出作者的学力,又体现了当代治学者不为潮流所动的理性态度。此书内容、议论关涉甚广,不只关心维吉尔的读者应该读,只要对古希腊罗马文学、文化有兴趣的,都应该一读。
《贝叶斯的博弈》
(法)黄黎原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年2月版,109.00元。
《贝叶斯的博弈》是我去年读过的两百来本书中给我带来最大震撼的一本,因为作者在书中展开的论述,是以贝叶斯定理为核心的一种新的价值体系,这种新颖的、甚至每每与常识相悖的判断体系,会给读者的认知造成很大冲击。从数学的角度看,贝叶斯定理的许多相关内容对读者的知识储备要求太高,但作者设法用生动的记述,展现了贝叶斯理论背后的科学思想,阐述它与人类思维之间的深刻关系。这本书展现的宏阔前景,令人目眩,的确是极佳的科普书。
《成长的边界》
(加)大卫·爱泼斯坦著,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21年4月版,60.00元。
初看上去,这本书像那种“成功学”畅销书,其实它的内容有趣而深刻,至少前半本写得结实有力。作者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其实更需要通才,而不是专才。作者用许多有趣的例子说明,不同于主流的成长路径,往往对创造力的养成很关键,有机会链接不同背景的知识和理论则可能为不同凡响的创造奠定基础。它总结出的这套道理实际上在许多创意领域都是成立的,比如作家、学者们就很应该明白这套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