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受访者赞成小区或附近统一设置充电桩

  目前,电动自行车成为很多惠州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充电安全也越来越受关注。但受充电安全意识以及充电设备等方面限制,电动车充电乱象丛生,引发火灾安全事故的几率极大。为此,在惠州两会召开前夕,南都特针对电动车充电现状展开调查,希望引起政府部门以及全社会的重视。

  A

  近六成受访者会到指定充电处充电 

  “电动车方便、灵活,不怕堵车,也不用找车位,不用付停车费。”在调查中,有九成受访者表示,家中或附近邻居拥有电动车。王女士家虽然有私家车,但她还是买了一辆电动车,她说主要方便到市场买菜。“家里那辆电动车不过3000来元,价格不是很贵,出行很方便。平日去附近一些不好停车的地方,都会选择驾驶电动车。去菜市场买菜,更省心、便捷。”市民戴先生直言,“我们这里几乎家家都有电动车,人手一辆。”

  平日里,车主一般是如何为电动车充电的呢?问卷调查显示,近六成受访者会到小区指定的安全充电处充电。还有两成受访者表示到独立区域(如车棚或车库)充电。南都记者走访了惠城区桥西、龙丰黄塘、下角、三新等片区发现,电动车违规充电等问题依然存在,尤其在一些老旧小区、出租屋。

  B

  多数市民对电动车起火原因有一定了解

  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约发生2000起与电动自行车有关的火灾,其中80%为充电时引发。电动自行车火灾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频频刺痛公众的心。针对电动车起火的原因,南都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市民对起火原因有一定了解,超过八成受访者都认为是电动车长时间充电、电动车飞线充电(利用长线接线板,远距离充电)、私改电动车、充电器与电瓶不匹配、使用已过年限的电动车等原因引发火灾。

  有近一成的受访者反映,身边有出现“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外挂’充电”的现象。一些老旧小区居民表示了他们的无奈,所住的地方充电不方便,如果想给自家的电动车充电,只能飞线充电。这些老旧小区普遍都没有物业管理,只能靠大家自觉地去维护。而针对一些商铺在室外拉线充电现象,惠州消防部门相关负责人曾指出,商铺在室外拉线充电相对安全一些,但要保证充电线路质量,同时要和可燃货物保持安全距离。一些住户在一楼门口、疏散通道等位置安装插头充电也不妥,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影响人员疏散逃生。

  据报道,2020年6月25日,惠城区龙丰街道办一自建出租屋的租户早上买菜后,停放在楼道内充电不到十分钟的电动车突然着火,浓烟迅速弥漫,楼上十多人被困,其中还有两名小孩和婴儿。2020年10月7日,惠城区龙湖三路1街一废品回收站着火,原因是房主电动车放置在楼道充电突然自燃。

  C

  遇危险充电,近七成受访者会提建议

  遇到有电动车在您家或所处单元楼道附近直接进行危险充电,市民会是什么态度呢?调查中,近七成受访者会建议其移到独立区域(如车棚或车库)或小区指定安全充电处。惠州江北一小区市民陈先生反映,“见到有人把电动车推到电梯或在楼梯间充电,怕有意外发生,我也会好言劝阻。”

  惠州江北海伦堡物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保安每天在楼道巡逻,发现有业主在楼道给电动车充电,会马上联系业主,制止这样的违规充电行为。惠州江北佳兆业一名物业负责人则表示,小区的电动车安全管理做得很好,每天都会加强巡逻,还会定期进行电动车火灾消防安全教育,在住户出入的地方布置宣传标语。“住户都是将车辆统一推到专门的停车处,小区的电梯设有专门的电动自行车阻隔栏,电动车都是进不去的。”

  佳兆业东江新城项目经理向南都记者介绍,项目中的电梯系统已进行了全面“智能化”升级。当电动车被推进电梯内时,电梯管控系统会自动识别,并发出提示音,同时将电梯处于停运状态,并向监控中心发起预警提示,直到电动车从电梯内移开后才能恢复正常,直接从源头上杜绝电动车上楼,杜绝安全隐患。同时,物业服务中心定期对业主进行电动车上楼安全危害的知识宣传,得到了广大业主的认同。解决了“上楼”问题之后,物业服务中心也解决了电动车停放的问题,在项目中设立专门的电动车停放点,安排专人24小时不间断巡逻。

  D

  过半受访者称充电设施便利程度一般

  九成多受访者表示,小区或小区附近没有发生过因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但平日有看到在惠州发生的相关事故报道。

  过半受访者认为目前已有的电动车相关充电设施便利程度为一般。九成受访者赞成小区或附近统一设置充电桩,集中安置停放电动自行车。绿源电动车维修师傅曾先生称,“希望相关企业再改进一下充电设备,有时候扫码老是扫不上,有时候充着电忽然会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