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疾病、意外……时时刻刻都有生命离去。目前,中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因器官功能衰竭需要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为1万余例,众多患者仍在苦苦等待……器官捐献完全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是“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崇高体现。
哪些器官可捐献?
心脏
心脏的重大疾病,发展到后期都会导致心力衰竭。每颗移植心脏,可延长患者寿命5-10年。神奇的是,曾有患者换心后性情大变,性格变得很像捐献者。
肺
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对于得这些病的患者来说,日常的呼吸都是奢望。换肺能拯救他们,每一口顺畅的呼吸都令人喜极而泣。
手
每年有上万人的手,因为事故被截肢,工作生活备受影响。一只捐献的手,不仅让他们能够自理,更点燃他们生活的信心。(注:此手术以海外居多)
眼角膜
眼角膜病变可能导致失明,接受眼角膜移植是病人的唯一治疗方案。一对眼角膜的捐献,能让两位病人重见光明。
胸腺
每4000人中就有1人胸腺异常,免疫功能受到极大影响。胸腺的捐献,让他们的生活就此改善。(注:此手术以海外居多)
胰腺
严重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只有通过移植胰腺才能正常生活。胰腺的捐献,是在拯救生命。例如乔布斯曾登记了胰腺移植,但没能等来供体就不幸离世。
肾脏
尿毒症、肾衰竭,这些肾脏疾病未必都要命,但患者必须每天透析,承受巨大痛苦和经济压力。一颗肾脏的捐献,足以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甚至有些器官,活体就可以捐献。
肝脏
肝脏病不仅要命而且折磨人,有的患者吃什么都呕吐,只有肝脏移植能救命。肝脏自带再生技能,切除部分捐给肝病患者,在3-6个月内供体的肝脏就会恢复。(肝切掉70%,还能再生!)
骨髓
恶性白血病摧毁免疫系统,能引起多种并发症,骨髓移植是最有效的办法。捐献骨髓,基本不影响供体健康,但配型非常难找,每多一个人捐献骨髓,就有一个白血病人迎来新的希望。
器官捐献有啥要求?
①捐献应为自由意愿下的个人行为;须为18周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体,须经本人或者监护人同意。
②提前向市卫生部门申请。
③捐献器官移植于配偶的,接受移植的配偶应与捐献者育有子女,或结婚满两年。(患者急需移植的配偶除外)
④根据医学专业诊断标准,确认个体死亡后才可捐献。
⑤在所捐器官用于受者之前,须对受着家属进行告知。
器官捐献知多D
时机
器官一旦离开人体,很快就会衰竭。从供体身上取出冷保存时间在6小时(心脏)-24小时(肾脏),需要捐献中心、医院、交通部门通力协助,才能保证爱心不被浪费。
排异反应
移植的器官可能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异物,拼命攻击“外来者”,接受移植的患者,术后都要服用大量抗排异药物,副作用大。
感染
移植器官会带来创口,服用药物也会抑制免疫系统活性,让移植的器官更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这些难关增加了移植失败的概率,有些患者甚至只能将新器官再取出来,经历二次痛苦。
观念
离世人员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会选择捐献器官。因僵化观念,家属们往往认为,把亲人的遗体捐出去,是对逝者的不敬。有时,捐献器官的供体家属会突然反悔,患者只能重新开始漫长的等待。
其实,80%的患者还没等到供体,就在痛苦中离开了人间。让离世者的生命,在新肌体上延续,对逝者和家庭,又何尝不是一种安慰。
热点答疑
什么是器官捐献?
捐献登记方式有两种:当一个生命不幸离去时,根据本人和家属意愿,将其功能良好的器官,捐献给因器官功能衰竭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挽救他人生命,让生命得以延续。
如何表达捐献意愿?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愿意逝世后无偿捐献器官救治他人,填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到当地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管理机构,填写并递交《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www.codac.org.cn)或微信公众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进行线上登记。通过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授权的其他信息平台报名登记器官捐献意愿。登记完成,将获得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实体或电子登记卡。
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一定能实现捐献意愿吗?
完成捐献志愿登记,仅是您器官捐献意愿的表达。最终实现捐献,要等到您生命离开时,通过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并征求直系亲属的共同同意。
签署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一旦遇上意外,医护人员会放弃救治吗?
拯救生命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天职。无论表达过器官捐献的意愿与否都不会影响登记者得到应有的抢救和治疗。
哪些器官可以捐献?捐献意愿可以改变吗?
肾脏、肝脏、心脏、肺脏、胰腺、小肠等。如果您的捐献意愿发生改变,随时可以变更或撤销捐献志愿登记。
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信息会被泄露吗?
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的个人信息会被严格保护,只有因工作需要并在授权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才能接触到登记者的个人信息。
器官捐献者需具备什么样的基本条件?
当生命不可挽救时,达到潜在捐献状态,潜在捐献者没有绝对的年龄限制,原则上没有传染病、没有癌症(除原发性脑肿瘤)都可以捐献器官,最终能否捐献由医学专家评估后确定。
如何送出这份厚重的生命礼物?
当生命不可挽救时,如果本人生前没有表示不同意捐献器官,可启动器官捐献程序。首先要经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如果适合器官捐献,我们将核实志愿登记信息,同时,将征求家属意见,如果家人不同意,将不能进行器官捐献。无论本人生前是否是捐献志愿登记者,都要以书面形式征求家属意见。直系亲属(父母、配偶、成年子女)在《人体器官捐献确认登记表》上共同签字确认,或委托代表签字确认。到达捐献状态,要经过死亡判定——专家按照严格的死亡判定标准及程序做出死亡判定。器官获取医生根据捐献意愿实施器官获取。获取器官由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分配给器官衰竭患者进行移植。医生会仔细缝合恢复遗体原貌,在场全体人员默哀缅怀捐献者。
捐受双方是否可以了解对方信息?
根据国际惯例及我国现行政策,在捐献者和接受者之间采用双方互不知晓信息的“双盲原则”。如果捐献者和接受者双方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会告知捐献者家人有关器官接受者移植手术后的进展,并且可担任“捐”与“受”双方的联系人,传递关怀。
只同意捐献某个器官,其他器官会被摘取吗?
公民逝世后启动捐献程序,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会与捐献者直系亲属书面确定捐献意向,器官获取手术过程中,医生将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严格按照捐献意愿获取捐献器官。
因器官捐献而产生的费用要由捐献方承担吗?
凡捐献者去世后因器官捐献而产生的费用,均无需家属负担。
A10-13版
统筹:黄亚岚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南方+、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广东志愿、图图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