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急难愁盼”焕新“衣食住行”

  博涌小学新校区。

  虎门大市场增加特色海鲜的经营规模和形象推广。

  虎门大市场“人间烟火味”十足。

  富民停车场。

  镇街

  今年以来,虎门镇积极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工程,改扩建13所公办学校、持续扩大公办学校供给;对虎门医院进行改扩建,今后将新增数百个床位;在投用多个社会停车场的同时,还对镇中心主要路段超1500个车位进行了升级改造……多项民生实事的逐步推进,提升市民在“衣食住行”体验的同时,也陆续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A

  教育扩容

  2023年完成13所学校改扩建 持续推动“品质教育”建设八大行动

  今年以来,在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当中,虎门镇教育管理中心加强民生基础工程建设,除了建设博涌小学新校外,还陆续改扩建怀德小学、白沙小学等13所公办学校,持续扩大公办学位供给。

  今年2月,虎门博涌小学新校区投入使用,增加了1350个公办小学学位、共可容纳学生2160人,成为全镇教育扩容、品质提升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此后,关于学位供给的好消息陆续传出:怀德小学在今年3月动工、今年7月完工,已于9月投入使用;进入10月,白沙小学的扩建工程紧锣密鼓地推进,预计2022年6月交付使用,届时将新增29个课室共计1305个学位……

  南都记者从虎门镇获悉,13所公办学校改扩建项目涉及2所公办初中、11所公办小学,拟规划建设教学楼、多功能厅、体育馆、食堂宿舍等。上述项目的总投资约4.77亿元,2所公办初中的建设主体是学校,由虎门镇政府出资建设,预算投资1.15亿元;11所公办小学的建设主体是社区经联社,由相关社区出资建设,预算投资3.62亿元。

  按照计划,虎门镇的13所改扩建学校分四批次建设。接下来,虎门将持续推动全镇“品质教育”建设八大行动,2023年底前完成13所公办中小学改扩建,增加义务教育学位9235个,宿舍床位3208个,助力虎门教育高质量发展。

  B

  优化就医环境

  加速推进虎门医院扩建工程 可增加住院床位400张

  除此之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虎门还紧扣“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镇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提出包括生育、医疗、住房、交通安全、小区改造、政务服务、环境保护、城市管理、安全生产以及其他等12个类别的40项重点民生项目,并对项目制定年度目标、季度任务,及时落实任务目标,切实督促办好民生实事。

  截至12月初,已有34个项目100%完成,所有项目平均进度达到99.33%,所有项目按年度目标均可在年底前完成。

  与此同时,虎门全镇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社区搜集整理出民生项目537个,至12月初已有490个项目100%完成,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的197个民生项目和社区的293个民生项目。所有项目平均进度达到98.06%,所有项目按年度目标均可在年底前完成。

  南都记者了解到,为缓解医疗资源紧张,虎门今年也加速推进虎门医院扩建工程。该项目选址在东莞市虎门镇树田路200号,占地6.3亩,总建筑面积57128平方米,总投资2.55亿元,主要在院区内扩建一栋住院楼,两栋专家楼。

  其中住院楼楼高12层、地下2层,占地面积约2917.3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2581.84平方米,可提供400张床位;两栋专家楼楼高均为15层,占地面积约1164.31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546.58平方米。

  据了解,虎门医院全院每年门诊量约60万人次,每年住院人数约1.5万人次,日门诊量约1800人次。扩建工程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可增加住院床位400张,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推动全镇公共服务设施更趋于完善。

  C

  农贸市场提质升级

实施智慧监管,实时掌握市场经营动态

  今年以来,虎门围绕农贸市场品质提升和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工作,先后完成6家农贸市场品质提升,创建4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成为民生实事逐步推进的工作缩影,也为提升市民在“衣食住行”的体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在第三届南方都市报“东莞市民点赞榜”深调研期间,实现“全新蜕变”的虎门大市场就给调研团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区域划分明确、摊位商品整齐有序、市场整洁敞亮无异味,而且“人间烟火味”十足。

  作为虎门最活跃、历史最悠久的农贸市场,虎门大市场在今年,按照“规范型农贸+批发市场”标准并结合自身特点,深度挖掘农贸市场特色行业,成功打造为首批市级示范市场,总投资近4000万元。

  升级后的虎门大市场,整体外观以白、绿配色为主,里面蔬菜区、水产区、生肉区等区域划分明确,并且按照不同的属性设计不同颜色的档口招牌;各摊位商品整齐有序,市场整体整洁敞亮。

  为了增加特色海鲜的经营规模和形象推广,虎门大市场在一楼主通道打造海鲜大道概念,打造咸鱼和蔬菜一条街;在二楼推出海味干货、渔网、腊味批发零售一条街,同时将本地驰名的优质白沙腊味、油鸭等加以包装宣传推广,还设计了镇区特色文化展区,将渔村文化和农贸市场相结合,方便市民了解虎门的“渔”文化。

  虎门大市场的管理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场改造后,一如既往地保持传统农贸商品的多样性,同时积极培育独有品牌,并引进各行业领先的农贸品牌,以迎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我们的升级改造不仅体现在市场环境的改变,管理方面也进行了升级,“该负责人表示,通过两方面的升级改造,希望扭转群众过往对农贸市场‘脏、乱、差’的印象,使农贸市场变得时尚化、规模化、品牌化。

  为了让市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心,虎门大市场还实施了智慧监管,实时掌握市场经营动态,高效处理市场信息,确保生鲜食品的安全和品质,保障市民的“菜篮子”安全,从而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并且设置消费者维权服务站、食品安全监督岗等为老百姓的“菜篮子”安全保驾护航。

  

以点带面,将再创4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

  

  虎门大市场的华丽转变,也是该镇农贸市场品质提升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农贸市场品质提升和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工作纳入虎门镇重点民生实事。根据《东莞市农贸市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虎门镇需品质提升的农贸市场有25家,预计总投入资金超1.9亿元。

  自动工以来,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虎门分局紧紧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目前已经完成6家农贸市场品质提升。为形成以点带面的工作局面,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虎门分局组织农贸市场负责人现场参观交流,将虎门大市场的经验在全镇范围推广。在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安全感的基础上,全年将再创4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

  作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虎门富民农批市场肩负着“稳价保供、保障民生”的重任。在今年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富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通过严格落实食品检测工作、积极协调商户稳定菜价、主动谋划自有种植基地建设等,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菜、物美价廉菜。

  据介绍,富民农批市场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要求市场检测室每天检测蔬菜样品在100个以上,超额完成上级部门要求的每天30个检测任务。同时要求市场检测室开展“你送我检”便民服务,为商户、采购商自发送检的产品提供免费检测。今年以来,市场检测室已完成农产品检测样本超35750 个,总合格率达99.9%。

  对于检测发现不合格的产品,该市场均第一时间对这些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并做好记录然后上报监管部门,防止不合格产品再次流入市场。对于拒绝配合销毁的商户,则安排相关负责人上门与他们进行面对面沟通、协调,耐心引导,直到同意销毁为止,确保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D

  智慧停车

精准计费,完成1554个路内停车位升级改造

  

  为解决困扰群众的停车难问题,虎门结合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实施路内停车设施升级改造,加快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创新采用“云平台+地磁+信息交互”的智慧停车管理模式,利用自动计时、精准计费、无现金自助缴费等智能化设施设备,实现虎门镇停车资源的精准管理和高效利用。

  截至目前,包括太沙路、港口四横路、长德路(步行街)、永康街(含银龙南路)、运河北路、人民南路(含中心路)、新涌桥底、涌头朗河边路(含金州二路)、王屋西涌边路、北坊河堤路、太宝路、新涌北路等周边道路在内,虎门已完成1554个路内停车位升级改造。

  通过对停车泊位重新划线、编号,安装地磁、高清摄像设备、标志牌,并建设停车诱导屏,采用手机线上缴费模式,提高该路段的停车管理效率,实现停车信息有据可查。

  今年以来,虎门还陆续投入使用虎门高铁站社会停车场、虎门公园东门停车场、北面社区上刘停车场等几个规模较大的停车场;同时,还有在建的万达广场、万科云城旁博凯停车场项目,投资规模7000万元,设六层停车楼,总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设约327个停车位。届时,将进一步缓解虎门重点商圈、住宅区的停车难问题,实现路通、车通,提升城市品质。

智能寻车缴费快捷,将设“空中连廊”方便直达

  

  值得一提的是“富民商圈停车场”。这个由虎门镇委镇政府、广东虎门富民集团有限公司和虎门寨经联社确定兴建的重大项目,地处一平方公里虎门服装专业市场商圈核心位置,位于现在的富民停车场原址,毗邻富民时装城,西临银龙路,北临东引河,东侧为金龙路。

  今年1月,虎门富民商圈停车场开始试运行,3月正式投入使用。其规划建设4层停车场,能够提供724个停车位。

  停车楼利用三角地形做圆形车行坡道,沿周边城市干道有序布置车辆出入口,使车辆能够迅速地进入停车楼内部,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拥堵情况。此外,还设置了专门的物流装货区域及中转站点,以及商业配套设施等。

  富民商圈停车场的“智能寻车系统”,能让车主以最快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找到自己的车辆。其停车缴费也非常便捷,除了可以使用现金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外,还可以使用“ETC快捷支付”。

  按照规划,“富民商圈停车场”还会设置“空中连廊”连接富民时装城等周边市场,方便采购商运输货物直达相关停车楼层。将有效缓解一平方公里虎门服装批发零售市场商圈“停车难”的问题,降低采购交通物流成本,实现路通、货通、财通。

  “借鉴富民商圈停车场的建设经验,接下来还谋划在滨海湾中心医院建立类似的停车场,”虎门镇党委副书记方志权表示,接着还将结合实际情况鼓励社区、企业盘活闲置资源,建设配套合理的停车场,增加停车位,切实解决市民停车难题。

  

  ◎专家点赞

●“民生项目是否有实效,老百姓的获得感是关键。”

——东莞理工学院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博士,大数据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黄俊辉

黄俊辉表示,虎门大市场的升级改造,切实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更加幸福、安全,体现了实效性;富民商圈停车场推出“智慧停车”,是新技术、大数据和互联网+在城市治理中的体现与应用,“从这个停车设施升级改造项目来看,更多体现的是社会治理思维。”

●“办好民生实事,既能考验政府治理能力,又能解决老百姓迫切需要。”

——致公党东莞市委会副秘书长、东莞市政协委员,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殷毓德

殷毓德表示,虎门大市场的升级改造是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成功案例,可以以此为龙头,带动全镇整体的农贸市场的提升再上一个台阶。“无论是农贸市场升级还是停车设施建设管理,都是考验政府治理能力的两个重要路口。”殷毓德认为,这两方面的工作又是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方面,虎门已经做出了基层治理、齐抓共管的良好范例。

  ◎相关新闻

  虎门51个“民生微实事”项目已基本完成

  

  今年上半年,虎门镇公共服务办牵头启动了2021年全镇“民生微实事”项目征集工作。各社区以民生幸福“小切口”“突破口”为目标,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听取、收集民意,最终申报并获批了51个项目,需投入885.91万元。目前,这些项目均已进入收官阶段。

  12月下旬,在“民生微实事项目之一的虎门镇九门寨社区文化广场,两个篮球场已重新换装,原本破损的沥青地面也已重新涂上高质量的塑胶材料,并重划了清晰的标线。其中一个篮球场破旧的移动篮球架换成了固定的篮球架,并加设了篮球网。

  在九门寨综合市场三楼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很多设施设备都是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增添的。如青少年活动室,在幼儿玩耍区域增加了木马、滑梯、蹦床等游乐设施;在体育活动室,原来的健身器械由于老旧损坏已做报废处理,现已换上液压脚踏机、健身单车、跑步机等器械;在残疾人康复室及老人日间照料室,也新增了三台多功能按摩椅。

  “我们社区在申报‘民生微实事’项目前,征集了大多数群众的意见,最后选择对综合服务中心及文化广场进行升级改造。”九门寨社区党总支委员邓丽贤表示,综合服务中心各功能室增加和更新设备,涉及老中青少各群体,普惠性大,受益人广。此外,文化广场的升级改造也得到了不少群众的称赞,特别是受到爱打篮球的青少年和爱跳广场舞的村民欢迎。

  接下来,虎门镇公共服务办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推进“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促进民生工作落到实处,让群众有更多归属感、幸福感。

  采写:南都记者 莫晓东 李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