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至11月11日,由广州市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购书中心主办的“不忘初心”——许鸿飞雕塑艺术展在天河路商圈举办。展览展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雕塑师、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从事艺术创作20多年来的60件作品。
早在2017年,天河路商圈就已成为国内首个万亿级商圈。而在今年年初出台的《关于推动天河路商圈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中,确定了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内商旅文体融合发展第一商圈”。随着文商旅融合进程进一步加速,文化艺术成为天河路商圈增添颜值和气质的一大秘笈。
作品
“抗疫”系列雕塑也亮相本次展览
本次室内展览分“建党百年”“最美逆行者”“激情夺冠”和“快乐的胖太阳”四个部分,集中展出了许鸿飞从事艺术创作20多年来的60件作品,用雕塑的形式唱响了“不忘初心”的主旋律,户外展场则设于正佳北面广场。这是许鸿飞雕塑艺术展近年来在广州市内展品数量最多的一次。
许鸿飞表示,岭南是自己艺术的发源地,“肥女”是自己的艺术标签。中国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戏称“肥女”是许鸿飞的“胖太阳”。自2013年起,许鸿飞以中国美术馆为起点发起其个人雕塑世界巡展,将其极富个人艺术色彩的“肥女”雕塑推广至世界。如今,这些“胖太阳”跟随许鸿飞走过世界20多个国家,举办了42场国际巡展,受到各国人们的喜爱,被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收藏的《突破》也在这次展览中亮相。
除了人们所熟知的“肥女”系列,《陈独秀与李大钊》《测核酸》《落雨大》《阳光大道》等都是今年新创作的作品。今年,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许鸿飞萌生了创作主题雕塑向党献礼的想法。他以党旗党徽为元素,通过一位正在绣党旗的母亲和一位手握毛笔绘制党旗的孩子的形象,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初心和精神传承,并为这件作品取名《不忘初心》。之后,他又推出了《陈独秀与李大钊》等多件作品,在多地举办个人展。疫情期间,许鸿飞多次深入抗疫一线,潜心创作了《白天黑夜》《测核酸》《打疫苗》等“抗疫”系列雕塑作品。这些新作均亮相本次展览。
结缘
开政府与名家个人建立合作先河
事实上,这并不是许鸿飞与天河路商圈的首次结缘。在广州的天河城,你可能见到过这个雕塑:一个身材丰腴的胖女孩和身姿苗条的女人站在风中,裙摆被微微吹起,笑容却无比灿烂。这件雕塑作品,正是出自许鸿飞之手。
早在2016年,天河路商圈首批5件雕塑作品揭幕。经历近两年的筹备,《飞花》《雀跃的童年》《春天里》《数码时代》等形态各异的雕塑依次在天河城广场、正佳广场、万菱汇、颐高数码广场等地方亮相,引来了大量的市民、游客拍照,在天河路上刮起了一阵艺术风。
广州市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江波表示,本次展览是自天河区委、区政府颁发《推动天河路商圈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来,首个政企联动的高峰艺术展,对推动天河路商圈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天河路商圈作为“华南第一商圈”经过十年的发展和淬炼,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商圈商贸文化,未来发展应加速文商旅体高度融合,加强政企联动和市场研究,提升文旅美学价值,释放天河人文魅力,让天河路商圈的“高颜值”和“好气质”成为大湾区出新出彩的新名片。
2020年,天河区以“政府主管、名家加盟、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模式,引进许鸿飞作为高峰艺术名家落户天河公园,在天河公园内专门设立了“天河·鸿飞艺术空间”,让承载时代思考的雕塑作品与市民生活亲密接触,产生碰撞。这在全市范围内开创政府与名家个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先河,给更多市民带来零距离的艺术体验。
共赢
天河路商圈的“雕塑圈”越来越大
不仅仅是政府官方在强力推动,在商圈内各大购物中心,也有越来越多的地方被腾出来放置雕塑,成为热门打卡地。
在广州天汇广场igc艺术公园,一朵七米高的“花朵”在艳阳下绽放,这个巨型花朵雕塑名为“盛开在广州的花”,是“波点女王”“日本艺术天后”草间弥生目前在日本以外最大的公共艺术作品。这是草间弥生最负盛名的“花”系列雕塑首次亮相中国,已被列为长期放置的艺术装置。
“设置雕塑落地是一种尝试,有利于提升商场的文化特色和知名度,希望做到商业与艺术共赢。”在维多利V101购物中心负责人看来,每一个国际知名历史文化名城,其商业街必然有代表城市文化的雕塑作品、街头艺术,该商场就连续多年举办公共雕塑艺术节,其间还举办艺术沙龙活动,免费让公众参与。
在公共艺术家看来,雕塑是营造公共艺术氛围的一种绝佳载体。广州市公共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叶正华就曾建议,天河路商圈可以打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上的符号。对于每年购物节“结盟”的国家,与他们一起策划一个双城公共艺术联展,提升天河路商圈的国际关注度。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实习生 罗一丹
摄影:南都记者 谭庆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