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科生每年最高可贷1.2万元 研究生每年最高可贷1.6万元

  今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有了新的变化,普惠性进一步凸显。南都记者获悉,自2021年秋季学期起,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8000元提高至不超过1.2万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1.2万元提高至不超过1.6万元。

国家助学贷款在广东省实施的情况如何?新的政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有关部门以及政策性银行如何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广东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贷款额度提高 还本宽限延长

  

  今年9月初,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提高助学贷款额度、完善助学贷款使用范围等。据规定,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8000元提高至不超过1.2万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1.2万元提高至不超过1.6万元。

  去年起,助学贷款还本宽限期从3年延长至5年;助学贷款期限从剩余学制加13年、最长不超过20年调整为剩余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助学贷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30个基点执行,本期LPR为4.35%,每年12月21日将根据央行最新基准利率调整一次。

  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广东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助学贷款具有利率低、期限长、免担保等特点,该行全力落实政策,坚持让利于民、优惠到底。在校期间,利息全额由财政补贴,毕业后5年允许只需要付息,第6年开始还本,还款时间充裕,压力较小。

  今年刚考上浙江师范大学的大一新生黎丽告诉南都记者,高中时,她就从学校派发的宣传册了解相关助学政策。暑假时,她用了10余分钟在阳春市教育局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为让学生安心求学,助学贷款业务已实行受理前移,在高中阶段即可进行预申请。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近20万学生通过线上系统进行预申请。

  对于脱贫不稳定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残疾人子女等困难学生,国开行在高考前就为其认定贷款资格,免除其后顾之忧并通过举办求职应聘技能培训、专场招聘会、提供定向实习就业岗位等多种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希望更多的困难学子受惠

  

  “3年前收到录取通知书中就附带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单。经咨询当地教育局,我入学前就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大四学生梁芳向南都记者回忆当年作为“准大学生”的故事。

  今年,是梁芳在家乡阳西县当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志愿者的第二年。“我受助于国家的政策,也希望更多的困难学子能受惠于此。”梁芳称,在乡镇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时,乡亲们最大的疑虑便是害怕受骗。经耐心的讲解,不少街坊也拿着宣传单告知邻里亲戚,让更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了解并办理该项业务。

  事实上,像梁芳这样自愿开展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普及的青年人还有很多。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全省各高校的大学生志愿宣传队奔赴省内各地,开展“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实践活动,深入城镇乡村等基层开展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宣传与调研活动,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送进千家万户,点亮贫困学子圆梦大学的希望。

  “同时,各地在助学贷款工作中主动想实招、谋实事,通过推行‘一站式’服务,落实‘一次办结’制度;取消盖章证明,改由个人承诺替代,让群众少跑腿等措施积极实践着‘我为群众办实事’。”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雷州、陆丰、高州、阳江等地教育局的资助工作人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带着电脑和设备前往偏远的乡村,为当地的学生现场办理贷款,得到了当地困难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广东模式”扎实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早在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就在全国8个城市的高校试点。经历20多年的发展,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日益多样,在我国“奖、贷、助、勤、补、免”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扮演主导作用。

  按照学生申办地点及工作流程不同,国家助学贷款又分为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两种模式,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入学前办理,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则在入学后办理。

  国家助学贷款已成为广东省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手段。2007年,广东省教育厅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合作开办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并建立风险补偿金机制。2014年,为满足广东省户籍考往省外高校学生的助学贷款需求,降低助学贷款管理成本和加强贷后管理,广东省生源地贷款工作正式启动,形成了国开行为主力,其他银行共同参与、以校园地和生源地助学贷款“两条腿”扎实推进教育扶贫的坚实模式。2017年,广东省政府更是将“全面开展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纳入省政府民生十件实事,实现了我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办理区域、办理对象的全覆盖和“应贷尽贷”。

  历经多年创新探索,广东省助学贷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贷款规模和受助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助学贷款“广东模式”已成为全国典型之一。

  “预计今年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人数和贷款金额将再创历史新高,为更多的贫困学子圆他们的大学梦。”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省助学贷款金额由2016年的3.5亿元增加到2020年11.6亿元。截至去年,广东省累计发放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67.6亿元。截至今年9月26日,广东省已为超过16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贷款金额约为13.1亿元。

  广东省助学贷款业务风险防范和规范管理成效亦相当显著。广东银保监局透露,截至目前,国开行广东分行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资产质量一直保持优良水平,高校助学贷款违约率常年保持在2%以下,生源地助学贷款违约率0.01%。

  (梁芳、黎丽为化名)

  采写:南都记者 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