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多部门合力为民办实事、以诗为媒奏响红色旋律……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罗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察民情、听民声、访民意、解民忧,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并用好罗湖的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坚定推动罗湖发展建设的决心。
其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开展调研问需,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多方查找问题,并通过“四办”工作机制合力为民办实事。此外持续把学习教育同推动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提高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祉的本领,扎实推进学史成果转化。
其间,罗湖还创新学习方式“充电”,推出情景课堂、青少年接力朗诵党史故事、打造“15分钟党史学习圈”等多种形式,把党史学习的地点搬到榕树下、社区里、大厅中,激发干部群众党史学习热情,深刻领悟党的初心使命,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A 学史力行
“四办”工作机制合力为民办实事
当下,罗湖正切实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其间,区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为民办实事”工作,建立区领导领办、牵头部门主办、配合部门协办、督查部门督办的“四办”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动便民举措如期落实。
具体来说,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开展调研问需,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聚焦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聚焦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通过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多方查找问题,并在各新媒体平台发布“我为群众办实事”民意征集公告,多渠道收集梳理群众办实事意见建议,形成百件重点民生实事清单。
此外,各部门各街道也开展通力合作,推动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4月15日,区人大会同区城管局、区水务局、黄贝街道办、怡景社区工作站等单位负责人,前往峰景台小区和怡景街区公园视察调研,对于荷花市场垃圾中转站地下管道排水系统堵塞造成周边大面积冒溢现象,区水务局表示将在5月1日之前完成整改;对于峰景台大厦怡景街区公园周边没有防护栏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人大代表们要求区城管局制定方案并尽快整改,截至发稿时,街区公园周边已开始添加防护设备。
针对居民反映较为强烈的黄贝中学工地正大门右侧的微型消防站对家长接送学生造成不便和出行交通安全隐患这一问题,4月16日,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和侨务工委组织了部分市、区人大代表,黄贝街道、区教育局、区建筑工务署、黄贝靖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黄贝中学在建工地,现场对黄贝中学校门侧微型消防站移除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视察和督导。在实地察看学校建设、消防站现状和拟定迁移选址后,代表们座谈听取了相关部门的移除搬迁工作进展汇报,了解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黄贝街道则安排机关干部交叉组建党建团队下沉社区,组建“党建领航”团队,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街社融合”治理模式。日前,针对罗湖区北斗路道路品质提升工程占用春风路施工、造成道路交通堵塞等问题,“党建领航”团队成员与社区党委成员一道前往春风路和北斗路现场,责令施工单位将围挡后移,预留出一条临时通道通行,施工单位当场承诺立即将临时通道打通。
此外,笋岗街道北站社区以街道挂点领导、第一书记、社区“两委”成员和各单位联系人等为接访人,定于每周二下午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接访日。清水河街道则实施社区党委委员联系服务小区支部机制,以小区和相邻楼栋为单位设立党支部,以楼栋为单元设立党小组,建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四级党建网络,梅园社区党员志愿义务巡逻队以支部为单位,到社区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安全隐患排查、倾听社情民意等工作。
聚焦民情民意,
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罗湖区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群众关心的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民生微实事等工作,还着手居民生活小切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其中,为缓解莲塘片区学位紧张的难题,去年年底,罗湖区政府决定在莲塘06-16地块建设高科技预制学校,而这一地块充电站面积4521平方米,是辖区规模相对较大的充电站之一,附近很多群众和出租车司机纷纷提出拆除充电站后充电难的问题。
对此,今年以来,莲塘街道成立工作专班协调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提前发放告知书、迁移充电补贴、分流优惠等措施,引导周边群众和出租车司机选择其他充电站,提前完成地面充电桩等建筑设施清拆任务,为区重点民生工程如期建设奠定了基础。
此外,罗湖还着眼小切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连日来,翠竹街道翠竹社区党委积极开展系列长者服务活动,激发“银发”活力。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居民问卷调查活动,问卷涉及社区公共事务、需要为社区长者解决的问题等14项内容,截至发稿,社区方面已收集长者们反馈意见建议逾百条;另一方面,依托“安心驿站”,组织开展线上心理健康知识辅导课程,让社区外来老人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关爱;此外,社区还组织辖区百名长者参加《老年梦想秀》活动,现场演绎手语舞《国家》、《花好月圆》模特秀等节目,丰富社区长者文化生活。
近日,翠竹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收到了爱心企业送来的333本爱心图书,“战友书吧”也随之揭牌。据了解,目前,该书吧已拥有涵盖党建、军事、心理、传记、文学、书法、综合等七大品类的图书486册,是退役军人服务站在开设“战友荣誉室”“战友活动室”等活动空间的基础上,融合社会力量,为满足退役军人阅读需求打造的又一文化平台。
为辖区群众送安全意识、送法律,日前,东湖街道举行2021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反恐宣传教育活动,现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收集印章活动等方式,帮助居民加深对国家安全、反邪教、司法、禁毒的认知,并邀请律师就群众关注的《民法典》提供法律讲解。区民政局则联合翠宁社区开展社区公益服务共建活动,组织近30户社区家庭到深圳市安全教育基地参观见学,实地体验学习日常生活安全防范技能,以此提高社区家庭安全意识、提升孩子的自救自护能力。
B 党建引领
党建引领罗小湖能量站建设
城市服务者有了歇脚地
“平日里送快递忙得脚不沾地,很多时候无法准点吃饭,休息也不定时。有了e站后,就有了歇脚的地,遮风挡雨,还能休息,也有免费的食物提供,心里挺暖的。”张坤是罗湖区笋岗街道片区的快递派送员之一,提到罗小湖能量站,整个人直言很暖心。
4月20日下午,位于罗湖区笋岗街道的“罗小湖能量站(e站)”正式揭牌使用,这是笋岗街道党工委依托街道省级爱心驿站示范点为户外劳动者解决“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所搭建的综合服务及休息平台。
为构建聚焦快递物流业党建模式,探索快递物流从业人员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罗湖区委组织部在全区10个街道打造专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息服务的“罗小湖e站”,为他们递去一缕关怀,送出一份温暖。
“罗小湖e站”是罗湖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省级爱心驿站示范点、社区图书馆、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资源为户外劳动者搭建的综合服务及休息平台,设有咨询、阅读、餐厨、健康问诊、会议培训、休息补能、文化墙七大功能区域。罗湖区坚持党建引领立足站点共建共治共享,以“四个一”为标准菜单全面推动该e站的质量提升示范带动。
“四个一”都有什么?“一个学习阵地”,依托e站开展“送党课、送技能”培训课程,做好精品课程线上直播和送教上门,方便职工群众享受教育服务,为职工群众搭建学习平台,提升职业技能。“一个休息阵地”,站点对户外劳动者(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的士司机等)免费开放,提供微波炉、充电、雨伞、针线、急救包、健康保健等便民服务,“不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大雨倾盆,现在都不担心了,因为有了一个‘避风港’。平时自己带饭过来也可以使用微波炉加热一下。”一名笋岗片区的环卫工人说道。
“一个宣传阵地”,利用站点宣传设备在营运时间开展工会法、工会会员卡、警示宣传、安全公益宣传、文明创建等广播宣传,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摆放易拉宝、发放小册子、播放警示教育片、设置安全体验点等方式,积极为来站休息人员上好交通安全、用电防火安全第一课。“一个问需于民阵地”,以党建为引领,掌握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虑,把职工的呼声作为“第一选择”,把职工的要求作为“第一考虑”。
目前“罗小湖e站”遍布罗湖区10个街道,且绝大多数的e站都设置有专人提供服务。作为“党建+物业+交通安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探索,“罗小湖e站”笋岗站也是笋岗街道交安办所在地,笋岗街道通过与爱心企业签订三年的党建共建协议,将每月定期在e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针对性培训时送早餐或下午茶。这种政府搭台,引入辖区内企业参与运营管理,实现多方参与,群众受益。
党建领航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黄贝街道街社融合有效果
4月20日下午,黄贝街道召开全面深化党建领航工程部署推进会,全面深化党建领航工程,完善“街社融合”一体化治理工作机制。
据了解,为了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避免街道、社区管理“碎化片”,解决基层力量分散、难以“握指成拳”等问题,去年,黄贝街道党工委抓住了街道综合体制改革这一契机,大胆探索“街社融合”管理模式,通过安排机关干部交叉组建“党建领航”团队下沉社区,明确领航团队除了专项工作外,必须以团队工作为主,服从社区指挥,并从目标任务、具体措施、责任分工等方面入手,建立职责、任务、考评标准“三张清单”,将以往“上考下”变为街道领航团队与社区党委“互考”模式,全面加大了社区党委的话语权、协调权、考核权,让社区真正“调得动人、办得了事”。
同时,该街道还以集约、扁平、高效为着力点,完善社区治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初步构建了问题受理、综合研判、协同处置、多方监督的全链条处理机制,确保基层难题、群众诉求畅通快速得到解决,党建领航工程自去年7月份启动以来,各党建领航团队成员把社区当阵地,把现场当战场,主动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难题”和每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冲锋在前,攻坚克难,全力为基层疏淤解难,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为进一步深化党建领航工程,构建更加完备的制度体系、打造更为高效的工作链条、制定更加明晰的职责分工,黄贝街道党工委在去年探索试行的基础上,通过三个多月深入调研、探讨,制定出台了党建领航“1+N+1”制度体系,旨在健全完善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街社融合”管理模式,持续做强、做优社区,形成权责统一、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治理体系。
黄贝党工委书记丘志指出,全面深化党建领航工程,是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载体、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也是贯彻落实省委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中2021年年度工作主题的重要举措。
他强调,街道领航团队成员要扎根社区,服务群众,以解决群众身边的小、急、难问题为导向,在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担当作为、展现风采。同时,党建办公室要牵头,定期评估、总结工作成效、查找不足,不断优化完善工作机制,在体制机制、组织构架、运作流程等方面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黄贝经验。
C 学习“充电”
党员干部上课“充电”
强化党性修养
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员干部不断“充电”,上好党史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近来,罗湖多部门多街道通过集中学习、“党史学习第七课堂”“红色第一课堂”、听老党员讲党史等形式,坚定理想信念,并强化党性修养、坚持发扬革命精神、严明纪律和规矩,激发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强大动力。
日前,罗湖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暨全区副局、正处级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班开班,开班式以视频会议形式开至各区直单位和各街道办事处。在为期2天半的研讨班里,干部们通过分组研讨、集中自学等形式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致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罗湖区职工素质提升课堂上,区总工会围绕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设立了“红色第一课堂”,即在每次培训课前,组织受训职工集中观看党史学习教育影像资料短片,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走进企业、走近职工。无独有偶,笋岗街道田心社区开设了“党史学习第七课堂”。即自4月起,每月7日晚,由社区内45岁以下青年党员组成学习班,通过视频观看等方式,一起回顾党带领人民走过的百年征程,传承红色基因。
罗湖还通过多种情景课堂的方式,激发党员干部党史学习热情。4月13日,罗湖区财政局组织党员干部到代表“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参观学习,共同追忆特区发展的时代记忆。次日,在仙湖植物园邓小平手植树下,罗湖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初心学堂——榕树下的党课”主题党日活动,邀请深圳电视台嘉宾主持人、深圳大学客座教授宋磊岩为大家讲授改革开放历史主题党课。现场,党员干部们还通过缅怀伟人丰功伟绩、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创新形式上党课
党员群众齐参与
连日来,罗湖区各单位持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努力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鼓励党员干部形成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辖区广大群众加深对党史的了解。
其中,东晓街道挑选了8组15幅以中国共产党革命史和奋斗史为主题的经典画作,做成精品展板,在辖区内各社区巡展。团区委则在罗湖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了学党史 悟思想展览,共展出《起航——中共一大会议》《毛泽东和安源矿工》等15个党史故事,通过把党史学习课堂带到未成年人及家长群众身边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党史知识普及面,在亲子群体间形成学习党史的浓厚热潮。
黄贝街道行政服务大厅则设有“学史驿站”,打造“15分钟党史学习圈”。在大厅可以看到,写有“书香中国梦”字样的书吧显得尤为醒目。居民等候办事的时间里,可以来到这里,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书籍,也可以观看大厅LED屏滚动播放的党史学习视频。此外,大厅还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印刷党建宣传、意见调查海报,让党员们发挥模范作用,引领前来办事的居民利用碎片时间,共同学习党史。
本版采写:家园报记者 张一鎏 撰文:陈杏花